少兒武術是根據兒童身體發展,再在武術基礎上演練而來的一種運動表現形式,少兒練武可以強身健體,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學習少兒武術呢?小編就帶來了一篇文章,我們一起來看看吧。
(一)速度素質
速度素質訓練對迅速完成武術套路中步型、步法變換、手法變換起著重要的作用。訓練上分為加速能力、絕對速度和速度耐力三大部分。
常用的速度練習∶
1、各種短距離的沖刺跑;
2、40一60米的加速跑、200一400米的變速跑;
3、借助外力的跑∶順風、下坡、牽引等;
4、加快動作頻率的跑∶小步、高抬腿、手扶肋木高抬腿計時跑等;
5、提高興趣的跑∶各種追逐游戲、球類活動游戲、接力跑等;
6、加強快速反應能力的跑∶突發信號的起跑、變向跑等;
7、各種單動或組合短沖訓練。如∶前踢腿10秒×若干組;單飛腳10秒×若干組;插步翻腰5次×若干組等。
8、套路分段短沖練習;
9、綜合性練習。如∶原地弓步沖拳若干次;仆步掄臂拍腳若干次;縱跳若干次等;
10、需謹慎采用的練習∶長距離的耐久跑、負重跑。
(二)彈跳素質
隨著武術運動的迅速發展,少兒的彈跳素質訓練應與協調性、速度和力量訓練結合進行。
常用的彈跳練習有∶
1、徙手∶單足跳、立定跳、半蹲跳、沙坑深蹲跳、多級跳、跨步跳等;
2、借肋器具∶跳臺階、跳磚、跳繩、跳皮筋、手觸物跳、沙袋綁腿跳、彈性板跳等;
3、以某一跳躍動作為主的小組合重復練習。如∶高虛步上沖拳;騰空飛腳;彈腿沖拳等;
4、重點發展柔韌和靈敏素質,為提高動作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;
(三)柔韌素質
練習的形式應以動力性為主,適當安排一些靜止的和被動性練習。
在練習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∶
、不同部位的柔韌性,練習要交替進行,以防止局部關節、韌帶過分伸拉而受傷;
第二、盡量少安排緊張的身體彎曲和扭轉的活動,以免損傷兒童的脊柱、髖關節和軟骨組織∶
第三、每次訓練對動作的方向、幅度、速度、節奏等要有明確的規定,才能達到有效提高兒童靈敏素質的目的。
常用的靈敏練習有∶
1、徒手∶原地站、蹲、坐、臥等姿式的快速起動、各種轉身折回跑、各種跳轉、各種身法基本功和基本動作;
2、借助器具∶墊上各種滾翻、跳山羊、搶地滾球等;
3、提高興趣的練習∶互相踩腳、躲閃、舞蹈性游戲等。
(四)正確選擇力量訓練內容,確保訓練效果:
常用的力量練習有∶
1、徒手∶立臥撐跳、俯臥撐、仰臥起坐、矮步走、單腿下蹲、蛙跳等;
2、借助器具∶單扛斜身引體、肋木懸垂舉腿、實心球拋接、蹲車輪等;
3、提高興趣的練習∶推小車(鐵牛耕地)、組合樁功等;
4、需謹慎采用的練習∶長時間的倒立、站樁,負重杠鈴或石擔的半蹲、全蹲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