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藝師資格證分初級、中級和高級,各自報考條件如下:
一、初級茶藝師報考條件:
1、取得茶藝師初等職業教育畢(結)業證書的;
2、取得茶藝師初級技能培訓合格證書的;
3、在茶藝師職業(工種)崗位滿6個月的。
1、取得茶藝師中等職業教育畢(結)業證書的;
2、取得初級(五級)茶藝師職業資格證書并取得中級技能培訓合格證書的;
3、取得初級(五級)茶藝師職業資格證書滿2年的;
4、連續從事本職業(工種)5年以上人員(須單位出具原始證明并蓋公章)
1、取得高級技工教育畢(結)業證書或取得高等職業教育畢(結)業證書的。
2、取得中級(四級)茶藝師職業資格證書并取得高級技能培訓合格證書的。
3、取得中級(四級)茶藝師職業資格證書滿2年以上的。
4、各類高等院校大三、大四和即將畢業的技工院校高技班在校學生。
5、連續從事本職業(工種)10年以上人員(須單位出具原始證明并蓋公章)
一、識茶
就是要能認識好茶,區分各種茶類和茶葉內在品質的優劣。明代張源在其《茶錄》一卷中即有“茶之妙,在乎始造之精,藏之得法,泡之得宜”的記述。其目的在于確保茶的色澤,香氣,味道得以充分發揮。
二、鑒水
亦即品水。要懂得什么是好水,并能區分泉水,江水,井水等,以及各自不同的水質。不同的茶類用不一樣的水,特殊的茶類宜選特定的水。故曰:“蒙頂山上茶,揚子江心水。”但大部分茶人通過實踐普遍認為:山泉水為上,江水次之,井水為下。普洱茶一般選用上好的山泉水沖泡,更能體現其香,甘,重,滑,色五大特征。
三、選具
就是要根據不同的茶類選擇不同的沖泡器具。明代黃龍德在其所著的《茶說》中言:“器具精潔,茶愈這之生色,用以金銀,雖云美麗,然貪賤之士未必能具也。”而事實上,金銀器具未必就好。
一般來說,烏龍茶側重選擇紫砂壺沖泡,常用還可“養壺”;普洱茶選擇陶瓷或玻璃器具沖泡為宜,既可賞色,又可避免因茶質不同而竄香奪味。
四、侯湯
就是觀察開水的變化,把握恰當的時機投茶沖泡。宋代蔡襄在其《茶錄》中有“侯湯最難”之說。因為“未熟則沫浮,過熟則茶沉”,“況瓶中煮之,不可辨,故日侯湯最難”。那么如何侯得一壺好湯呢?明代許次紓在《茶疏》中言:“水一入缸,便須急煮。侯有松聲,即去蓋,以消息其老嫩。蟹眼之后,水有微濤,是為當時。大濤鼎沸,旋之無聲,是為過時。過則湯老而香散,決不堪用。”
五、投茶
即泡茶時的茶葉投放量要適中。既要根據茶具大小,也要結合品茶人數的多少來合理地確定投放茶葉量的多少,否則“小則香氣氰氫,大則易于散漫”。所以“大約及半升,是為適可。獨自斟酌,愈小愈佳。容水半升者,量茶五分。其余以是增減”。
六、量時
就是按照投茶量的多少,準確地把握和衡量出每泡茶乃至每次沖泡時間的長短,以及可沖泡用的時間和每次投茶可沖泡的泡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