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藝師會根據茶葉的種類和特性,選擇合適的水溫。一般茶友都是會使用開水沖泡,但是對當年新制的普洱生茶,過高的水溫會導致苦澀掩蓋其鮮爽的滋味。
泡紅茶時,頭兩泡水溫太高會浸出太濃導致喝起來茶湯酸澀。后幾泡時,可以改用沸水沖泡,并適當泡久一些。
說到泡茶水,提醒大家“水發茶性”,泡茶用水不建議用自來水。對普洱茶而言,泡茶用水首推山泉水,其次礦泉水>純凈水。用自來水泡茶,即使茶葉再好,喝起來也會感覺粗糙無味。
此外,水反復燒開也會破壞茶湯香韻,每次煮水不可過多,煮完用完最合適,下一泡重新煮水,可避免水質對茶的影響。
蓋碗
泡茶最常用的是蓋碗,蓋碗又稱“三才碗”、“三才杯”。蓋為天、碗為人、托為地,暗合天地人之意。蓋碗適合所有茶類,瓷質無吸附性,對茶湯感受不增不減,方便聞香,看葉底。
魯迅先生在《喝茶》一文中曾這樣寫道:“喝好茶,是要用蓋碗的。于是用蓋碗,果然,泡了之后,色清而味甘,微香而小苦,確是好茶葉。”蓋碗泡茶的另一個好處是能夠真實的展現一款茶的品質高低,優缺點一目了然。
使用蓋碗沖泡普洱茶前,進行醒茶“兩步走”:
1、干醒
想要喝到普洱茶醇厚純正的滋味,提前進行干醒。先將茶葉放在干凈的白紙上,覆蓋一層白紙,置于陰涼處存放,5~7天后把茶葉裝入紫砂罐中儲存2~3個月。目的是通過改變普洱茶的存儲方式,達到喚醒茶質、凝聚茶香的目的。
干醒后的普洱茶,沖泡前加熱蓋碗,投入普洱茶,蓋嚴,再用茶具的余溫喚醒茶葉的韻味,品之深沉飽滿。
2、濕醒
潤茶出湯后,將茶蓋敞開,活氧舒展,讓普洱的茶香四溢。技巧:①水溫控制:根據嫩度掌控。泡普洱老茶時,需要高溫沖泡,在泡茶時可以不用開蓋,讓老茶一直處在持續的高溫下,喚醒內質的醇厚滋味,香氣高揚。②時間控制:根據茶葉緊壓程度掌控。壓得較緊的茶,可以適當延長醒茶時間。一般為避免使茶葉浸出物釋放過多,需快速到出潤茶水。
蓋碗好處多,不過蓋碗適合泡新茶,老茶還是壺泡好。針對柑普茶和普洱茶用紫砂壺泡比較適宜,有強吸附性,保持原味且聚香明顯,導熱性差不燙手。用紫砂壺泡老茶時,首泡要將蓋子打開,蓋子“半開橫臥”在壺上,不僅可以避免茶葉溫度下降過快,也能散去茶葉的雜味。
對于當年新上的普洱生茶,泡茶時需要全開蓋,讓新鮮空氣注入壺中激發新茶韻味,同時避免沖茶水溫過高將茶葉燜熟,影響茶湯本然滋味。
泡茶前,茶藝師會用熱水溫潤茶具,這有助于保持茶葉的溫度和提升茶湯的口感。茶藝師通常會用眼睛觀察茶湯的顏色、香氣和清澈度,以決定何時倒出茶湯。通常泡茶出湯時都是5s快出湯,并根據茶湯濃度隨時調整水溫和浸泡時間。許多茶友自己泡茶時,可能顧著聊天忘記了出湯,茶葉長時間浸泡,茶葉中的茶多酚、芳香物質過度析出并氧化,導致茶湯味道會變苦,對茶香和滋味大打折扣。在倒茶的過程中,他們會小心地控制水流和高度,以確保茶湯的品質和口感。就生熟茶而論,熟茶適宜高溫、低注水以及極致緩慢溫柔的沖泡法,使其細潤、醇厚、絲滑、稠糯的特點彰顯。
生茶,特別是新的生茶,其美在于茶香充盈、滋味朗闊鮮爽、回甘生津明顯。因而,適宜的溫度、高沖激水的手法,便于發揮其香其味。高沖讓水與茶葉激蕩,瞬間激發茶葉鮮明的香氣,茶葉旋舞,湯色凝香,一品回味無窮,韻味悠長。